恢复系统:centos 7 通过缩减根分区的大小,使xfs无法正常挂载 系统分区情况 /boot xfs / lvm swap lvm 通过系统ISO进入Linux 救援模式, blkid,查看分区情况,如下 /dev/mapper/cl-root xfs /dev/mapper/cl-swap swap /dev/vda1 xfs --挂载后内容为boot分区 vgchange -ay 激活相对应的vg分区 /dev/mapper/cl-root无法挂载,提示xfs_repair /dev/mapper/cl-root,又提示read only:0-512,查阅redhat知识库,发现为分区不是原始大小,通过查看vg容量,发现有剩余容量,扩展剩余空间后,可以正常挂载。重启后,可以进入系统。 修改系统密码,通过单用户模式 特定命令行后加入init=/bin/sh,进入后, mount -o remount,rw / passwd root touch /.autorelabel 随后可以正常进入系统。
博文
2019款macbook pro 13.3 macos 10.15.1回退
- 获取链接
- X
- 电子邮件
- 其他应用
出厂系统为10.14.0 .到手升级,10.15.1 有些软件未适配,无法兼容,想回退到10.14.6 打算U盘安装,试过diskmaker x,但是关机重启后无法识别到U盘。命令行安装后,可以识别。 通过开机按option进入启动磁盘选择界面,发现无法从U启动,原因后来得知是因为苹果内置的安全芯片T2的原因,需要command+R开机进实用性工具里更改。 进入实用性工具里以后,应该先开启允许外部磁盘启动,不过当时不知道,先去的磁盘工具里把之前的系统盘给格式化了。然后再去开启允许外部磁盘启动,提示找不到管理员账号了。 到了这一步,之前的系统无法进入(磁盘已格式化),U盘无法引导(T2芯片选项未允许),似乎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。后面网上搜索发现,可以通过另一台mac 开机按T键进入目标磁盘模式,即移动磁盘模式,这个时候通过type-c线与丢失了操作系统的mac相连接,可以再次进入到实用性工具里面。(之前格式化硬盘后有重启,发现无法进入实用性工具了) 再次进入磁盘工具,左上角显示全部磁盘,对根磁盘进行抹除,随后再进行重新安装系统,这次可以进入在线系统安装模式。 接下来开始等待系统下载,网速10m/s,等待时间在30min左右
vmware esxi 安装运行与raid卡固件兼容性问题
- 获取链接
- X
- 电子邮件
- 其他应用

因为工作的原因,接下来要越来越多的跟VMware接触。在项目实施中难免碰到杂七杂八的问题。故在此作记录。 首先想说的是VMware esxi的兼容性还是有点挑剔的,官方专门有个兼容性列表以供我们查询,里面涉及了CPU,GPU,raid卡,以及服务器品牌系列等等选项。 情况先大概说明一下,在一台服务器satadom上安装esxi后,想要对上面的磁盘做raid,起初以为是raid卡版本低,不支持raid选项。故升级raid卡固件,升级后esxi启动时会在load lsigptmod load sucessful 卡好大一会儿,进入web管理界面后设备无法发现raid卡上接入的磁盘。在官网查询以后发现是升级后的raid卡固件太新,esxi版本不支持,故做降级处理。以下是详细过程说明和硬件介绍。 服务器:supermicro SuperServer 2027GR-TR2 2uGpu intel v2平台服务器 (产品链接:https://www.supermicro.org.cn/products/system/2U/2027/SYS-2027GR-TR2.cfm) CPU:intel e5 2680 v2 内存:32G*8 硬盘:400G ssd *2 1T hdd*6 64G satadom *1 raid卡:LSI 2308 ESXI version:6.5U3 一开始raid卡界面是这样的,没有raid卡选项。 起初以为是raid固件版本过低,其实后来了解到是因为固件的版本型号是IT,意思是设备直连,不提供raid选项。下图是网上搜到的一个,提供raid选项的: 图中可以看到,在MPT Firmware Revision 里显示的后缀是IR,当时没注意到这个,只注意到前面的版本号了。随后我进行了版本升级,固件版本是在 https://www.supermicro.org.cn/wftp/driver/SAS/LSI/2308/Firmware/ 这里找到的,里面是该raid卡芯片型号的最新固件版本,当时我刷的是20.00.07.00-IT。随后开机后出现了前面我提到的问题无法在web页面看到raid卡所接的硬盘。在vmware兼容性列表查询后,发现esxi 6.5u3最高支持2...
Linux下远程ssh登录,采用花生壳内网映射
- 获取链接
- X
- 电子邮件
- 其他应用
hi,大家好。最近因为测试需要,需要在公司远程连接到家里的主机上面。网上查阅了一番,总结如下,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。 我家里用的是安装了Ubuntu18.04.3的台式机,到花生壳官网下载Linux客户端,安装。 执行phddns status,可以看到sn码,用这个码到下面显示的远程管理界面注册登录后,添加设备。 添加内网映射,填写内网ip,及ssh 端口号。名称可以随意。外网端口动态的是免费的,我选择的这个。添加完成以后,会看到访问地址及端口号。 公司的笔记本上安装ssh客户端,执行ssh 域名 -p 端口号,输入密码后即可连接成功。 ssh -X 选项,并打开服务端和客户端的X11选项,可以启动程序图形化界面。但是免费的映射带宽只有1M,体验不是太好。
bash学习随笔
- 获取链接
- X
- 电子邮件
- 其他应用
操作系统的内核是管理计算机硬件的。我们需要通过shell来跟内核沟通。 操作系统里必有shell。 输入命令后,Ctrl+u,删除光标前的命令串,Ctrl+k,删除光标后的命令串。Ctrl+a 让光标移动到最前方,Ctrl+e,光标移动到最后面。 变量myname=123 myname=${myname}567 echo $myname=123456. cd /lib/modules/$(uname -r)/kernel 或者cd /lib/modules/`uname -r`/kernel 变量赋值时,使用双引号可以使 $变量名 生效,使用单引号时只能成为普通文本。 read -p "Please keyin your name:" -t 10 name -p接文本说明,-t接等待时间。 /etc/skel/.bashrc 个人配置文件备用。login-shell 读取/etc/profile,然后/etc/bashrc->~/.bashrc nologin-shell,直接读取/etc/bashrc->~/.bashrc cat > catfile < ~/.bashrc 把 ~/.bashrc的内容输入到cat命令里,然后导入到catfile. <<代表结束符,当输入 << "end" 里的end时,结束输入。 # ls /tmp/vbirding && echo "exist" || echo "no exist" ls: 无法访问'/tmp/vbirding':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no exist &&和||的顺序需要注意。执行判断的话一般是上面这个顺序。
文本编码和不同系统的换行符转换问题
- 获取链接
- X
- 电子邮件
- 其他应用
iconv -f ? -t ? ? -o ? iconv -f big5 -t utf8 vi.big5 -o vi.utf8 /进行big5编码的文本转换为utf8编码的文本 iconv -f utf8 -t big5 vi.utf8.繁体 | iconv -f utf8 -t gb2312 |iconv -f gb2312 -t utf8 -o vi.utf8.简体 /繁体转换简体 字体切换。utf8编码的繁体转换为big5编码,再转化为GB2312简体编码,再转化为utf8编码的简体。有这么一个转化的步骤。 DOS和Linux的换行符 利用软件dos2unix 进行换行符的转换。DOS的换行符为CRLF,linux为LF,CR为^M。如果是在Windows上编写的脚本,复制到linux下可能就无法正常运行了。 dos2unix -kn 1.txt 2.txt 2.txt是转化后的新文件。-k代表保留文件原本的mtime. -n代表保留旧的文件,转化的内容输出到2.txt。